亚洲精品不卡在线|青青久久久国产线免观|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|婷婷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|日韩av无码午夜福利电影|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|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|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网站免费

加入收藏|歡迎訪問連云港山海旅行社旗下專業(yè)旅游攻略網(wǎng)站!

客戶服務熱線:7:30-22:00

181-1521-0001

您當前位置: >>旅游攻略>>云臺仙境延福觀---連云港東磊延福觀

云臺仙境延福觀---連云港東磊延福觀

來源:連云港旅游 | 時間:2021-10-20 | 查看:1159次

 云臺仙境延福觀

 

    明清之際,可能是受全真教三教合一的思想影響,連云港云臺山地區(qū)的廟宇佛道雜糅,相互包容,多共處一殿一舍。位于南云臺圍屏山半山中的延福觀同樣不例外。連云港旅游景區(qū)東磊延福觀始建于明萬歷年間,于崇禎四年(1631年)、清光緒十九年(1893年)兩度重修。也有方志記載說其創(chuàng)自明代“三內(nèi)相”或“三中官”的,時間在明末天啟、崇禎間,然而清代光緒十九年的那次重修確是無疑,因為山門外墻上嵌砌的《重修延福觀碑記》可以證之。


    延福觀,又名鐘鼎,俗稱中頂,還有稱之為“南磊”的。它是連云港地區(qū)規(guī)模最大的道觀之一,其建筑也是嚴格按照道教“順應自然、還于自然、美化自然”的宗旨設(shè)計營造的。

從連云港海州區(qū)云臺鄉(xiāng)東山村后順石級上山,行至半山,只見峭壁之上有一巨石壘砌的高臺突兀而起,層層疊疊近20米高,極其陡峻。登斯臺也,回首東望,極目千里,海天一色,蔚為狀觀,這就是明云臺三十六景、清云臺二十四景中的“平臺水月”奇觀了!延福觀就建在這平臺之上,整個道觀依山勢而建,以圍屏山絕壁為天然屏風,座西朝東。原有山門三間、南、北配殿各五間,正殿五間。現(xiàn)只有山門保存完好,余皆毀于文革中。但從現(xiàn)存基礎(chǔ)上仍看得出當年修觀者巧妙利用山勢地形、因高建殿的匠心獨具。延福觀山門面闊三間12米,進深五檁8.2米,硬山式,脊高10米。開單拱券門,門上為朱書“敕賜護國延福觀”七個楷書大字的石刻匾額。據(jù)考證,山門的梁架均為明代原物。山門內(nèi)兩廂整齊地擺著十余塊碑刻,其中7塊隸書碑刻是清末歷任翰林院編修、郵傳部侍郎、吏部侍郎的地方名士沈云霈所書,據(jù)當?shù)乩先嘶貞?,山門正中原有一座神龕,高3米有余,龕內(nèi)正面是道教靈官像,王靈官司鎮(zhèn)守山門是道觀之例,背面則是華佗像。穿過山門,進入院中,頓時豁然開朗。院子內(nèi)已長滿了參天的柏樹和水杉,這是文革后南云臺林場工人們栽植的。院子南北兩側(cè)各有五間平房,據(jù)當?shù)厝酥v,這是南北配殿廢圯后,林場重建的庫房和辦公室。但我還是覺得北邊的配殿應是原來建筑,只是后來稍加修整而已。就在北配殿內(nèi),至今還存放著一架清代皮鼓,直徑1米有余,然而,不知何時,鼓面被人敲裂了。院子內(nèi)西邊正對山門的地方有用塊石砌筑的平面,這就是正殿所在的丹墀了,我在一次考察中發(fā)現(xiàn)丹墀邊緣每隔2米一個柱洞,說明原來是有欄桿的。根據(jù)1956年我市攝影家來俊華先生拍攝的圖片資料,丹墀正中原有一座青銅鼎爐,高約5米,重4000斤,分為上下兩部分,上部是香亭,下部為鼎爐。正殿就位于這鼎爐之后,原先也為硬山式結(jié)構(gòu),只是四周繞以回廊比較特別。前后是檐柱式廊,而兩側(cè)墻的廊是辟山式廊。殿內(nèi)正中供奉三官大帝神像,而龕背卻供奉著南海千手觀音,且開有后門,與正面殿門同式。從正殿后供奉觀音來看,《云臺補遺》所記不假,延福觀確是在建于明代洪武三年的觀音殿基址上重建的。當?shù)乩险呓榻B,正殿屋脊上原有一寶瓶,用風磨銅鑄造,金碧輝煌,光彩奪目,為防盜賊,還用兩條鐵鏈將其鎖于脊上,2002年,附近鄉(xiāng)民集資,在省文物部門支持下重新恢復了大殿,并請來了南京的馬道士,續(xù)上了往日的香火。


   連云港東磊延福觀西南,與原南配殿一墻之隔是玉蘭山房,有小門與延福觀相通。玉蘭山房是清康熙年間的靈霄道長所建,面闊三間,硬山構(gòu)造,建筑并不為奇。然而,院中的4株玉蘭樹,卻頗有影響。其中一株高17.2、胸圍3.36米,一株高17.6米,胸圍2.39米,樹齡均在800年以上,乃中國玉蘭之最!每逢農(nóng)歷二月末,玉蘭花開,花團錦簇,清香四溢,引來無數(shù)游人駐足留連。清兩江總督陶澍觀此美景后,欣然命筆贊之:“奇石似人花下立,仙人如鶴竹間來?!?/p>


    連云港旅游景區(qū)延福觀后側(cè),還有玉女洗頭盆,其上還有斗姥閣遺址。附近還有“九轉(zhuǎn)丹成”、“登山觀?!?、“萬壑朝宗”、“小蓬萊”、“仙家樂境”、“群仙聚會”等眾多石刻題勒。山、觀、樹、刻相映成趣,自然繪就了一幅秀麗的人間仙境圖!

文章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,作者:周錦屏等編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