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漁灣------神魚一躍化成龍,八十一難不言棄
漁灣,不僅是一個以“流泉飛瀑,怪石兀立,峽谷幽深,云霧繚繞”為特點的風景區(qū),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“故事”,這些故事大都與傳說中的龍有關!今天起小漁就給大家講講,帶你了解漁灣的“龍文化”。
古書《淮南子》中記載,有大鰲身負三座仙山,其中一座就是現(xiàn)在我們所處云臺山,古代則認為我們這座涉水而起的山脈是仙山“瀛洲”,無論是我們耳熟能詳?shù)摹段饔斡洝?,還是誕生于海州板浦的文學名著《鏡花緣》都以此山為背景。
相對于古籍,古海州人民對“鱉”也是極其崇拜的,通常認為的鰲是海中的巨龜,其實鰲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靈獸,就如“龍”“鳳凰”一樣,是一種似龜非龜,似魚非魚的一種龍首魚身的生物,它會背負仙山四處游動,遇到潮汐低潮時,鰲便會擱淺于陸地,古海州也正因此而由海變陸。作為仙山“瀛洲”的一部分,漁灣隨著歲月變遷,慢慢解開了神秘的面紗,逐漸讓人們領略到它獨特的美!
世界這么大, 到處都有龍的故事。而漁灣與龍的故事,要從“神魚化龍”雕塑-這座寓意非凡的“漁灣之龍”開始。
進入漁灣景區(qū),我們就能看到高達8.2米的“神魚化龍”銅制雕塑,僅僅龍首便高達3.5米,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魚化龍的雕像,所以被譽為“天下第一龍首”。
漁灣的龍,是鯉魚躍龍門之意的代表。
《琵琶記》第五出《南浦囑別》寫一個姓趙的書生欲進京趕考,他的妻子和父母到南浦為他送別:孩兒出去在今日中,爹爹媽媽來相送,但愿得魚化龍,青云直上。在深受儒家入世哲學影響的中國,想要上報效國家,下封妻蔭子,讀書考功名絕對是正道中的正道。細觀“神魚化龍”雕像,魚身立于驚濤駭浪之中,龍首則怒視前方,兩者結(jié)合是為鯉魚躍龍門,有登科及第、飛黃騰達之意!
漁灣的龍,是面對困境,迎難而上的先鋒!
縱觀《西游記》,白龍馬的一生歷經(jīng)了“神魚化龍——神龍化馬——神馬化龍”的過程,歷經(jīng)九九八十一難,最終幫助唐僧完成取經(jīng)大業(yè),得道成仙,成為“八部天龍馬”!
《西游記》第六十八回寫唐僧師徒四人路過朱紫國,要為國王治病,在緊接著的第六十九回《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》有一細節(jié),孫悟空給國王治病要用到白龍馬的尿,但是白龍不肯,厲聲高叫道:“師兄,你豈不知?我本是西海飛龍,因為犯了天條,觀音菩薩救了我,將我鋸了角,退了鱗,變作馬,馱師父往西天取經(jīng),將功折罪。我若過水撒尿,水中游魚食了成龍;過山撒尿,山中草頭得味,變作靈芝,仙僮采去,長壽。我怎肯在此塵俗之處輕拋卻也?”
在《西游記》第一百回《徑回東土 五圣成真》寫唐僧師徒取得真經(jīng)歸來后,如來佛祖“論功行賞”加封各人的“頭銜”:“圣僧……旃檀功德佛”“孫悟空……斗戰(zhàn)勝佛”“ 豬悟能……凈壇使者”“ 沙悟凈……金身羅漢”, 又叫那白馬:“汝本是西洋大海廣晉龍王之子,因汝違逆父命,犯了不孝之罪,幸得皈身皈法,皈我沙門,每日家虧你馱負圣僧來西,又虧你馱負圣經(jīng)去東,亦有功者,加升汝職正果,為八部天龍馬?!狈赓p完畢后,長老四眾,俱各叩頭謝恩。馬亦謝恩訖,仍命揭諦引了馬下靈山后崖化龍池邊,將馬推入池中。“須臾間,那馬打個展身,即退了毛皮,換了頭角,渾身上長起金鱗,腮頷下生出銀須,一身瑞氣,四爪祥云,飛出化龍池,盤繞在山門里擎天華表柱上,諸佛贊揚如來的大法?!?br/>圖片
大家都知道,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,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,中國人都以自己是“龍的傳人”而驕傲。亞洲其他國家和民族都有受中華龍文化影響!中國龍匯集了創(chuàng)新精神、綜合精神、包容精神等等,是權(quán)威的代表,亦是正義的化身!
在新時代,漁灣的龍既表達了中華兒女對子孫后代鯉魚躍龍門、登科及第的美好祝愿,也有對處在逆境的人們激流勇進、奮發(fā)向上的祝福!象征著中華兒女為幸福生活不斷奮斗、自強不息的精神!
文章來源:連云港市文廣旅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