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云臺山采何首烏
李時珍(1518—1593),字東璧,號瀕湖,湖北蘄州人,明醫(yī)藥學家,歷時 27載著作《本草綱目》及《瀕湖脈學》等書。期間,曾至連云港市云臺山區(qū)采研藥草,多有所獲。
有一年青黃不接的春天,李時珍訪山采藥來到海州孔望山。站在山頂向東一望,海中有一片大山,陡然想起秦始皇當年派人到海東取長生不老藥的故事,估計海東這片大山上一定會有很多的名貴藥草,就搭船上了云臺山。
李時珍采藥的辦法與眾不同,他每到一處總要先向當?shù)乩习傩照埥?,再去采集藥草,一樣一樣入口品嘗、體味,然后分析藥理,直到心中定了譜,才把藥草載入《本草綱目》。李時珍在云臺山,見到很多奇花異草,十分高興。一時找不到人詢問,又不免有點著急,,便沿著青峰頂,經(jīng)過田橫岡,來到蓑衣山。在山頂上四下一望,見山北坡靠海邊有座廟宇。他想有廟必有僧,僧居深山,對藥草必有考究,何不前去請教請教呢?他來到廟前,見山門上刻有"云門寺"三個大字,就進了山門,在前后大殿、左右廊房轉(zhuǎn)了幾遍,除了菩薩沒見一個人。
李時珍出了寺,沿著山坡小道向北走,見筆架山南坡上有個草舍,里頭坐著個男子漢,這人身穿破衣服,滿頭黑發(fā),臉色通紅,精精神神的,正用竹刀削著一個個醬紫色的"山芋"。李時珍打量這人不過三十來歲開口問道∶"壯士貴姓?"那人把臉一轉(zhuǎn),沒有答理。又問仍不回答。再問,那人沒好氣地說∶"我姓何!都快七十八了還什么'壯士'!"李時珍十分驚奇,躬身一揖,說∶"請老先生息怒,適才我無禮了。"
老人邀李時珍坐在草鋪上。李時珍說是來采藥的,老人十分高興,兩人便啦呱起來。李時珍發(fā)現(xiàn)何老頭耳聰目明,手足靈便,越發(fā)驚奇。請老人張嘴給他望望,舌苔薄白而潤,牙齒一個不少,又切診了脈象,發(fā)現(xiàn)各樣功能全無衰老現(xiàn)象。李時珍又詳細問道老人的生活經(jīng)歷,老人告訴他∶本來家住山南黃泥灣,十年前全家九口餓死八口,一天翻山挑野菜到這里,又饑又渴,見到一個方口井,就喝了一肚子冷水,覺得身上很好受,又到嶺下挖了些紫"山芋"吃了。這紫"山芋"雖然味道苦澀,但可以充饑,后來才知道剝?nèi)ケ砥こ云饋砗芴?,十年沒吃糧食就靠這個度命的。李時珍連忙拿起紫"山芋",細細品嘗一番。取出紙筆,很快記下∶"氣味∶苦、澀,無毒。去皮生吃,得味甘甜,可作糧。"又加個小注∶"要竹刀削皮。"又請老人帶他到嶺下詳細看了紫"山芋"的生長情況。老人見他看得那樣認真,還用筆畫下藤葉根的形狀,便告訴他∶這個東西神得很,二三月能栽根,三四月能播種,八九月收籽,十月就能挖根吃了。其實它的根能一年吃到頭,老根在地下不爛,第二年又能生長。
李時珍又記下了栽培技術(shù)和生長規(guī)律,反復(fù)觀察何老頭的氣色,用經(jīng)絡(luò)學理分析他的氣血運行,然后在紙上寫著∶"歸經(jīng)∶入肝、腎經(jīng)。功能∶補肝、益腎、養(yǎng)血、祛風,黑髭發(fā),悅顏色,久服延年不老……"記完,李時珍就想趕快回湖北家中整理入書,忽然想起問這紫"山芋"叫什么名字。老人說這個東西名叫紫葛。李時珍覺得紫葛這名字說明不了藥用的功能,也表達不出這次涉水爬山的新發(fā)現(xiàn)。他望著姓何的老人琢磨了老大會兒,說聲∶"有了!"便在紙上寫出三個字∶"何首烏"。
要問名聲最好的何首烏出處,就出在云臺山。至今何老頭吃水的那口方井,仍在云門寺北邊的筆架山坡上。李時珍發(fā)現(xiàn)云臺山上罕見的中草藥品種極多,載入《本草》的僅以"海州"冠名的就有13種,如"海州常山"、"海州香薷"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