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州(連云港)詩賦------海仙花詩(三首)
王禹偁
一
一堆絳雪壓春叢,裊裊長條弄晚風。
借問開時何所似?似將繡被覆薰籠。
二
春憎窈窕教無子,天為妖嬈不與香。
盡日含毫難并比,花中應是衛(wèi)莊姜。
三
何年移植在僧家,一簇柔條綴彩霞。
錦帶為名俚且俗,為君呼作海仙花。
——《嘉慶海州直錄州志》卷三十一
【作者簡介】
王禹偁(954—1001),字元之,濟州鉅野(今屬山東)人。宋初著名的詩人和散文家。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((983)進士。任右拾遺,遇事敢言,以直道自任。累官左司諫、知制誥,判大理寺,后知單州。真宗時,與修《太祖實錄》,直書史事,為宰相所不喜,出知黃州,遷蘄州,病卒。他的詩文多涉規(guī)諷,風格平易,為歐陽修領導的詩文革新運動開辟了道路。有《小畜集》。
【導讀】
禹偁此詩原見于《小畜集》十一。詩前有序∶"海仙花者,世謂之錦帶,維揚人傳云∶'初得于海州山谷間。其枝長而花密,若錦帶然?!?#39;予謂此花不在海棠下,宜以仙為號。目之錦帶,俚俗甚焉。又取始得之地,名曰海仙。且賦詩三章,以存其名,題諸僧壁。"海仙花,即錦帶花,花密若錦帶,不香而無子,多生于海州山野溪谷間。禹偁特為改名,且賦詩題詠,可見其對海州特產(chǎn)風物的喜愛嘆賞之情。
第二首以"衛(wèi)莊姜"比喻海仙花,是詩人"盡日含毫"("毫"指毛筆)苦思巧譬的結果。莊姜是莊公夫人,美而無子,賢而失位,衛(wèi)國人為她賦詩,即《詩•衛(wèi)風•碩人》篇。由此可見詩人對海仙花的贊美和詠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