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海廟碑概述
———
文/盧芳玉
《東海廟碑》又名“東海祠碑”,東漢靈帝熹平元年(172)四月刻,是東海相滿君為紀(jì)念前任東海相桓君修建東海廟功績而刻立的,隸書,原碑立于漢東海郡朐縣東海廟址,即傳說的秦代植石廟舊址上,在今江蘇省連云港市南郊海州區(qū)孔望山風(fēng)景區(qū)內(nèi),石久佚,《東海廟碑》是江蘇境內(nèi)屈指可數(shù)的幾通漢碑之一。
《東海廟碑》最早著錄于金石學(xué)始興的北宋,清陳漢章《集古錄補(bǔ)目補(bǔ)》自敘中提到,趙明誠所編歐陽修舊藏一千卷金石的《碑目》十卷中有“第七十漢東海相桓君海廟碑 永壽元年”一條,可見歐陽修曾藏有此碑拓本,遺憾的是《集古錄》中并無此條。目前所見著錄,最早是趙明誠《金石錄》,其記云:“東海相桓君海廟碑云:‘惟永壽元年春正月,有漢東海相桓君?!衷疲骸淦皆晗乃脑拢瑬|海相山陽滿君?!溆辔淖滞暾呱卸?,大略記修飾祠宇事,而其銘詩有云‘浩浩蒼海,百川之宗’,知其為海廟碑也?;妇c滿君皆不著其名,莫知為何人,碑今在海州?!弊钤鐬榇吮屛牡?,是南宋洪適《隸釋》,其卷二記載了該碑全文及行數(shù),其時原碑已經(jīng)殘損,故碑文下截皆作“下缺”,后世諸家對此碑的研究皆源于《隸釋》。宋人韻書也有存《東海廟碑》文字者,如:劉球《隸韻》存十二個字,婁機(jī)《漢隸字源》存二十一字,宋元人的《漢隸分韻》存三十二字,但此三書所集文字,皆未出《隸釋》所錄釋文外。
北宋時《東海廟碑》可能尚存,但此時海州朐山已地處荒僻之地,獲得《東海廟碑》拓本已非易事;南宋時,尚有上半完好、下半殘泐的整石拓片存世,洪適即是據(jù)此著錄碑文的;清代金石學(xué)興盛,但清代學(xué)者關(guān)于《東海廟碑》的記述,皆轉(zhuǎn)抄《隸釋》之文,并未親見《東海廟碑》及原石拓本?!稏|海廟碑》的確切毀亡時間,北京大學(xué)胡海帆老師認(rèn)為很有可能是宋金戰(zhàn)爭時期。
《東海廟碑》碑石早亡,沒有原石拓本存世,摹刻拓本亦十分稀見,目前所知此碑摹刻本有兩個系列:一是殘石本,二是整石本。殘石本詳見后。整石本有兩種,一種是北京大學(xué)圖書館藏原大翻刻本二本:一本是民國張仁蠡柳風(fēng)堂舊藏清末拓本,一本是2003年購于上海博古齋的割裱本,此本僅刻碑陽,圓首,拓片高230厘米,寬114厘米,隸書十六行,行二十一字,含泐字行二十三字,內(nèi)容與《隸釋》錄文完全相同,刊刻水平很差,書跡并非地道的漢隸。一種是清錢泳縮刻整石《東海廟碑》,是“縮本漢碑”三十八種之一,僅刻碑陽,圓首,有穿,并加刻了臆造的碑座,碑高42.5厘米(含碑座3.5厘米),寬20厘米,隸書十六行,行二十一字,含泐字行二十七字,碑額篆書一行四字,額兩旁沒有其他文字。內(nèi)容與《隸釋》錄文完全相同。此縮刻本存世多,較易見到。
殘石本即國家圖書館藏顧沅舊藏孤本及吳云據(jù)此所刻摹本。顧沅舊藏本清道光年始顯于世,殘存十字,并陰十七字,一冊,經(jīng)折裝,楠木夾板,整本高30.5厘米,寬16.5厘米,厚2.5厘米;墨心高19.9厘米,寬10.3厘米。此冊含墨本四開(陽三面、陰五面),跋十開,稱海內(nèi)孤本。當(dāng)時的學(xué)者對其推崇備至,評價甚高,譽(yù)為“江南第一古碑”“江南之冠冕”。甚至認(rèn)為它是唯一真?zhèn)鳌G迦~昌熾《語石》云:“海州,古朐山縣地。明以前尚有漢刻《東海廟碑》。吾鄉(xiāng)顧氏藝海樓尚藏孤本,而原石之亡久矣?!?/p>
此殘石拓本存《東海廟碑》碑陽九字:“永壽元、靈、寔、面并、芳、史?!狈Q為碑陰的十七字:“闕者秦始皇所立,名之秦東門闕,事在史記。”用碑陽九字與《隸釋》記載對照,除“史”(《隸釋》作“吏”)字外,皆有出處。
此本題簽、題跋累累:書衣外無名氏隸書題簽“孤本漢東海廟殘碑”,書版外刻徐渭仁行楷書題簽“東海廟殘碑”,首頁吳云隸書題端“海內(nèi)無第二本”,錢泳道光廿一年(1841)九月朔隸書題端“秦東門闕”,梁章鉅道光壬寅(1842)仲春隸書題端“漢東海廟碑殘字”,梁章鉅題首。有自清道光廿一年(1841)至1930年題字、題跋三十則,大部分是應(yīng)顧沅之邀于道光廿一、廿二年(1841、1842)所寫,依次為:梁章鉅、錢泳(后又題)、牛鑒、惕安、瞿萇生、達(dá)受、翁大年、吳式芬、張廷濟(jì)、李佐賢、許摙、何紹基、韓崇、高翔麟、徐渭仁、楊澥、嚴(yán)保庸、張開福、葉汝蘭、徐子晉、楊文蓀、魏源、吳熙載、張履、沈曾植、劉鄂、王瓘、羅振玉、易孺、黃葆戉等。個別題字插空題寫,時間順序有顛倒。鈐“吳讓之所橅秦漢六朝字”“平齋考訂金石文字印”“苣林曾觀”“屺懷校記”“吳式芬”等印。
從題跋、鈐印及有關(guān)記載可知此本遞藏情況:清道光廿一年(1841)顧沅藝海樓得于淮南田季華處,后歸吳云平齋,期間吳云據(jù)此孤拓本重新摹刻并雙鉤刻印,光緒廿八年(1902)歸劉鄂抱殘守缺齋,民國年間先歸皖中彭君,后歸陳清華手中,1965年,陳氏藏品流出,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,文化部花巨資從香港購回一批陳氏藏品,《東海廟碑》孤本連同十八種善本古籍及海內(nèi)孤本《神策軍碑》、宋拓《蜀石經(jīng)》等七種珍貴碑帖拓本一起入藏北京圖書館,即今國家圖書館。
此拓本不僅題跋者眾,被載入各種金石書籍之中,吳云對此本珍愛尤甚,為使其能傳之久遠(yuǎn),同治四年(1865)十一月以此本為底本,重新摹刻上石,置于江蘇鎮(zhèn)江焦山碑林。摹刻本為長方條石,帖式刻,拓本高29厘米,寬110厘米。自右至左依次刻殘石拓本的碑陽四行、碑陰一行,最后刻有跋文,述刻石緣由。吳氏摹刻本碑石流傳百年,亦已不存,但此石清末民初拓本傳播較廣,拓本易得。也有將此本的吳云跋文裁去以充原石拓本者。1919年10月上海有正書局將摹刻本石印出版。